9月1日,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重要歷史節點,承載國貿大廈發展榮光的深圳國際貿易中心歷史陳列館正式開館。
嘉賓合影
講述“深圳速度”背后的改革往事
深圳市委黨史研究室、市史志辦公室主任楊立勛,深圳市委黨校副校長陶衛平,深圳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副書記、副主任麥振新,羅湖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吳歡,深控投黨委副書記馮青山等領導,國貿大廈的建設者和參與者相關嘉賓以及媒體記者參加開館儀式。伴隨著陳列館的開館,曾經見證過重要歷史時刻、重裝一新的國貿旋轉餐廳也正式復業。
深圳市委黨史研究室、市史志辦公室主任楊立勛在致辭中表示,深圳國貿大廈見證了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和深圳經濟特區的快速崛起,從某種意義上說,深圳國際貿易中心歷史陳列館就是一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改革開放史。深圳國際貿易中心歷史陳列館的開館,將為全市黨員干部和市民群眾開展黨史、新中國史和愛國主義教育,提供重要的學習平臺和鮮活教材,使黨史和改革開放史進一步立起來、活起來、用起來,從而進一步激勵特區廣大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續寫新的“深圳奇跡”。
深圳市委黨史研究室、市史志辦公室主任楊立勛致辭
深圳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副書記、副主任 麥振新在致辭中表示“深物業集團興建深圳國際貿易中心歷史陳列館,既是深入挖掘國貿大廈歷史價值,也是打造深物業集團特色樓宇黨建品牌。希望深物業集團秉承弘揚改革開放精神,以陳列館為抓手,積極與政府部門、系統企業、社會機構等各方聯動,成為彰顯改革開放歷史價值和時代精神的紅色教育基地”。
深圳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副書記、副主任 麥振新
激蕩奮斗時光 砥礪向前
深圳國貿大廈在中國改革開放史上有著特殊的標志意義,它是“深圳速度”的重要象征和代名詞,“春天的故事”在這里唱響,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先后兩次來到國貿大廈,發表了一系列高屋建瓴的重要論述,為改革航程指明了方向。深圳國際貿易中心歷史陳列館由深圳市物業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興建,位于深圳國貿大廈42層,占地面積300多平方米。
陳列館定位為企業視野、百姓視角,真實還原國貿大廈建設過程中創造“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和鄧小平同志發表“南方談話”等重大史實,以及黨和國家領導人關注國貿大廈發展、推動深圳改革進程等歷史細節,并展示深物業集團因國貿大廈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與深圳這座奇跡之城共生共長的發展歷程。
在展廳中,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著名雕塑家、深圳技術大學教授戴耘的浮雕作品《敢為人先 變革圖強》。這件精心設計的作品以藝術的手法回憶過去,展望未來,引起觀眾共鳴。
展品包括各種檔案、文物、老照片、老物件、影像資料等數百件,包括“深圳國際貿易中心大廈”籌建會議的通知、主樓施工圖紙等老物件,其中不乏1984年鄧小平同志視察國貿大廈照片、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現場照片等重量級展品,把觀眾拉回到只爭朝夕、敢為人先的火熱建設現場,與激蕩的改革風云零距離。
深物業集團董事長劉聲向在致辭中指出:深圳國際貿易中心歷史陳列館是一個有溫度、有故事的記憶寶庫和“信息磁場”,深物業建立深圳國際貿易中心歷史陳列館,就是為了真實還原發生在國貿大廈的重大改革史實,記錄那些難忘的經典歷史瞬間,為偉大的改革開放進程立證、存史。他表示,在新時代深圳開新局、拓新路的新起點,曾經享譽全國的“深圳速度”被賦予更新的意義和更大的使命,深物業集團正用“敢為人先、變革圖強”的切實擔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詮釋和豐富“深圳速度”和“深圳精神”的時代內涵,緊抓深圳國資國企綜改、投控公司入選世界500強重大機遇,積極投身“雙區驅動”戰略部署,并全力爭取“雙區”的增長紅利,努力為深圳發展大局作新的更大貢獻。
深物業集團董事長劉聲向致辭
深圳國貿大廈建設過程中所體現的奮斗精神是深圳城市精神永恒的厚重底色,本次活動邀請了不同年代參與深圳國貿大廈的建設者進行分享,通過他們的深情回憶,把人們帶到當年埋頭苦干、熱火朝天的建設現場。
“深圳速度”回頭望,改革開放再出發。主辦方表示,深圳國際貿易中心歷史陳列館必發揮特殊的符號意義,激勵更多的奮斗者站在全新的時代方位,重溫“深圳速度”,激蕩改革力量,繼續以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深圳智慧和深圳實踐,奏響新時代更加強勁、更加躍動的改革強音。